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什么会议通过??
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答:2018 年 3 月 20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分为 9 章,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国际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 69 条。
4.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什么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答: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宪法。
5.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答: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6.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什么的专责机关?
答: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7.监察机关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什么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答: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8.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如何?
答: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9.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什么样的的长效机制?
答: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10.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什么会议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1.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什么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什么任免?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2.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什么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答: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什么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答: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14.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什么职责?
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15.各级监察委员会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什么?
答:调查、处置 。
16.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是否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
答:有权。
17.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什么,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答:管理权限。
18.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要求其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陈述,必要时向被调查人出具什么?
答:书面通知。
19.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什么处分决定?
答:政务处分。
20.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什么,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
答:讯问。
21.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以什么方式和证人等人员谈话?
答:询问。
22.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规定采取什么措施?
答:留置。
23.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对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进行什么?
答:查询、冻结。
24.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几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答:3日。
25.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什么进行搜查?
答: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26.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几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答:3日。
27.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什么方式下进行勘验检查?
答:在调查人员主持下。
28.监察机关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鉴定措施。
29.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什么机关决定?
答:上级监察机关。
30.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什么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答:省级以上监察机关。
31.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什么,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答:笔录。
32.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怎样处罚的建议?
答: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33.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什么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答: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34.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如何处理?
答: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3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由什么机关处置?
答: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36.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什么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答:监察机关。
37.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什么机关处理??
答:主管机关。
38.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谁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该如何处理?
答: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39.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什么样的证据链??
答:相互印证、完整稳定。?
40.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如何,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答: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41.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什么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答: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42.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怎么样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答:应当集体研究。?
43.留置时间不得超过多久?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多久??
答:三个月;三个月。?
44.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多久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
答:二十四小时以内。
45.对于补充调查的案件,应当在几个月内补充调查完毕?补充调查以几次为限?
答:对于补充调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调查完毕,补充调查以二次为限。
46.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被调查人逃匿或者死亡,有必要继续调查的,经什么机关批准,应当继续调查并作出结论??
答:省级以上监察机关。
47.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应向什么部门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答:人民法院。
48.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几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几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答:一个月内,一个月内。
49.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什么的干涉?
答: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0.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收集的什么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调查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51.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几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几日?
答: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52.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几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答:一个月内。?
53.对调查工作结束后发现立案依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重大失误,监察人员严重违法的,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谁的责任?
答: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54.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什么机关确定?
答: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
55.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什么执行??
答:规定。?
56.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什么人进行?
答:女性工作人员。
57.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什么机关配合?
答:公安机关。?
58.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什么,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
答:适用对象。
59.什么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
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
60.监察人员辞职、退休几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答:三年。?
61.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
答: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62.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什么部门?
答: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63.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如何处理?
答: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
64.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调查人采取什么措施?
答:强制措施。
65.各级监察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向什么部门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答: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6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监察的对象有哪些?
答: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67.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什么应当保密?
答: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68.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方式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
答:可以采取调取查封、扣押、处置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
69.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什么政务处分决定?
答: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70.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具有什么能力,自觉接受监督?
答: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监察业务、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
71.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答: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
72.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哪些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答:(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73.有关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有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
答:(一)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二)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74.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什么的干涉?
答: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
75.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什么等制度?
答: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晋升、考核等制度。
76.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收集的哪些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监察机关依照本法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调查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77.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调查、处置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履行哪些管理协调职能?
答: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调查、处置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履行线索管理、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等管理协调职能。
78.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哪些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答:(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二)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三)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79.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什么财产?
答:个人的存款、银行账户、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
80.监察机关在如何操作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答:?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81.监察法赋予监察委的 12 项调查措施是哪些?
答:监察法赋予各级监察委员会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 12 项调查措施。
82.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有关法律履行哪些具体职责?
答:(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四)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五)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六)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83.适用留置的条件和情形是哪些?
答: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84.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可以依法作出哪些处置?
答:(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